BIM等级考试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“敲门砖”,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报名,但经过率却不算高——很多人不是输在知识储备,而是栽在流程细节、备考方法或临场发挥上。上饶优路教育结合近5年考生真实反馈和官方考试要求,从考前准备、备考技巧、临场发挥到常见坑点,帮你梳理超实用的注意事项,让你少走弯路,稳稳拿下证书。
上饶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考前必知:这些“流程细节”90%的人容易踩坑
说实话,我见过不少考生明明复习很认真,结果因为考前一个小疏忽,直接错失考试资格,真的太可惜了。这部分一定要逐字看,别等出问题了才后悔。
1. 报名信息:“不起眼的小错”可能让你白报名
报名时较容易出问题的是证件照和学历信息。去年有个考生,证件照用了带滤镜的生活照,审核直接被打回,等重新提交时报名通道已经关了;还有人填学历时,把“本科在读”写成“本科毕业”,结果资格复核不经过,报名费都退不了。
重点提示:
证件照严格按要求来:近3个月白底免冠照,尺寸一般是2寸(具体看当年官方通知),别用美颜过度的照片,系统可能识别不出来;
学历信息如实填写:如果是在校生,选“本科在读”或“专科在读”,工作党要填较高学历,毕业证编号别填错,后期复核会查;
联系方式留常用手机号:报名后会有短信通知(比如缴费提醒、准考证打印时间),别用快停机的号码。
2. 准考证:“打印时间”和“信息核对”一个都不能漏
每年都有考生问:“准考证什么时候打?”“打黑白的还是彩色的?”记住:准考证是进考场的仅此凭证,打印时间一般在考前1周左右(具体看官方通知),千万别拖到考前一天——万一遇到系统崩溃,哭都来不及。
必做步骤:
打印后先核对信息: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考场地址、考试时间,尤其是身份证号,去年有个考生身份证号少了一位,到考场才发现,监考老师不让进,只能明年再战;
多打2份备用:一份放包里,一份放家里(万一出门忘带,家人能送),电子版存在手机里(打印店能随时打);
别涂改!准考证上有防伪标识,涂改后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
3. 考场规则:“能带什么”“不能带什么”提前搞清楚
BIM考试分理论和实操,考场要求不一样,搞错了可能按作弊处理。
理论考试(机考):
必带:身份证、准考证、黑色签字笔(填答题卡用,虽然是机考,但有些考场会发纸质草稿纸,需要签字);
禁带:手机(关机放包里,放桌上就算作弊)、智能手表、U盘、纸质资料(哪怕是空白笔记本也不行)。
实操考试(机考,用BIM软件建模):
必带:除了身份证、准考证,记得带鼠标(考场鼠标可能不好用,自己带个有线鼠标,提前问监考老师能不能用);
禁带:U盘(绝对不能带!实操题需要提交模型文件,用考场电脑自带的上传功能,插U盘会被监控拍到,直接取消成绩)。
二、备考阶段:别做“无效努力”,这3个方法让你效率翻倍
很多人备考时喜欢“埋头刷题”“死记硬背”,但BIM考试更看重“理解”和“应用”,尤其是实操部分,光看书不练手,上了考场根本做不完题。
1. 理论复习:别啃“大部头”,抓准“核心考点”
BIM理论考的是基础概念(比如BIM的定义、特点、应用阶段)、软件原理(比如Revit的基本操作逻辑)、行业标准(比如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》)。官方教材很厚,但不是所有内容都考,重点看这3部分:
高频考点章节:历年真题里,“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”“模型协同管理”“碰撞检查”这几个章节占分超60%,优先啃透;
真题怎么刷:近3年真题至少刷2遍,头等遍按考试时间做,第二遍只做错题,总结错题原因(是概念记错了?还是没理解题目?)。比如有个高频错题:“BIM模型的5D关联指的是什么?”正确答案是“3D模型+时间+成本”,很多人会漏答“时间”,记的时候可以联想“5D=3D(空间)+2D(时间+成本)”,好记又不容易错;
别死记硬背标准条文:比如《BIM应用统一标准》里的“模型精细度等级”,记住“LOD100(概念化)、LOD200(方案设计)、LOD300(施工图设计)、LOD400(施工建造)、LOD500(运维)”对应的阶段和特点就行,不用背具体条文编号。
2. 实操练习:“软件版本”和“操作细节”是拿分关键
实操题占分比高(一般50%以上),很多人练了很久还是丢分,问题大多出在“软件版本不对”和“操作不规范”。
先解决“软件版本”问题:
不同等级考试用的软件版本可能不一样(比如一级考Revit,二级可能考Navisworks或Tekla),每年官方会发“考试软件清单”,一定要按清单下载!比如2023年一级实操用的是Revit 2020版,有考生用2022版练习,结果考试时发现界面按钮位置不一样,耽误了时间。
再练“操作细节”:
实操题评分很细,不是“建出模型就行”,而是看“参数是否正确”“构件是否完整”“命名是否规范”。举个例子:让你建一个“C30混凝土梁”,如果材质选错(写成C25)、截面尺寸输错(300x500写成300x600),或者没给梁命名(默认名称“梁1”),都会扣分。
推荐练习方法:
找3道真题实操题,按“3步走”练:
头等遍:不限时间,尽量把模型建完整,对照答案检查哪里错了;
第二遍:掐时间(一般实操考试3小时),练速度,比如“建一层墙+门窗”控制在40分钟内;
第三遍:只做“容易丢分的细节”,比如材质赋予、标高设置、模型碰撞检查(很多人会漏查管线和结构的碰撞)。
3. 模拟考试:提前“适应节奏”,避免“考场慌”
考前1周一定要做1-2次完整模拟,用真题当模拟题,严格按考试时间(理论2小时,实操3小时),手机关机,模拟真实考场环境。
我之前带过一个考生,平时实操题练得很好,但模拟时没控制时间,结果较后一道大题(占20分)没做完。后来他调整方法:先做分值高的题(比如30分的“模型创建”),再做小题,考试时顺利做完了所有题。
三、临场发挥:记住“3个技巧”,避免“会的题也丢分”
考试时心态很重要,有人一紧张就大脑空白,明明会的题也做错。分享3个亲测有效的临场技巧,帮你稳住状态。
1. 时间分配:“先易后难”,别在“难题”上死磕
理论考试(100道题,2小时):单选题50道(每题1分),多选题30道(每题2分),判断题20道(每题0.5分)。建议按“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”的顺序做,因为判断题和单选题简单,先拿分,多选题难(少选得部分分,错选不得分),较后做。
实操考试(3小时):一般3道大题,比如“模型创建”“碰撞检查”“工程量统计”。先看每道题的分值,比如30分的题花1小时,20分的题花40分钟,留20分钟检查(检查模型是否保存、文件是否上传成功)。
2. 实操题“得分技巧”:先看“题目要求”,再动手
很多人拿到实操题就急着建模,结果没看清要求,白忙活。比如题目要求“按1:100比例建模”,有人按1:1建了,模型太大导致软件卡顿;或者要求“创建3个标高”,结果只建了2个,直接扣10分。
正确步骤:
花5分钟读题:把“必须做的要求”(比如构件名称、材质、尺寸)用草稿纸记下来,标上“”;
建模时每做一步对照要求:比如建完墙,检查“材质是否是题目要求的砖砌体”“高度是否到指定标高”;
提交前检查:模型是否保存(按Ctrl+S多存几次),文件格式是否正确(比如要求提交.rvt格式,别存成.rfa族文件),上传时看清楚“上传按钮”在哪(去年有考生找不到上传入口,差点没交卷)。
3. 突发情况:“软件崩溃”“电脑死机”别慌,这样处理
实操考试时较怕软件崩溃,之前有个考生Revit突然闪退,模型没保存,当场就急哭了。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别慌:
头等时间举手找监考老师:说“电脑死机/软件崩溃”,老师会帮你处理(比如重启电脑、换备用机),别自己乱操作(比如强制关机,可能导致文件损坏);
提前“定时保存”:建模时每15分钟按快速Ctrl+S,Revit有“自动保存”功能(在“选项-文件位置”里设置,默认15分钟快速),但保险起见还是手动存;
备用方案:如果模型真的丢了,别放弃,用剩下的时间快速建关键构件(比如题目要求的“柱、梁、板”),能拿多少分拿多少分,总比交白卷强。
四、避坑指南:这些“想当然”的错误,去年坑了2000+考生
较后提醒几个“反常识”的坑,都是考生用血泪教训总结的,千万别再犯:
“实操题随便建个模就行,老师不细看”:错!评分系统会自动检查模型参数(比如尺寸、材质、数量),少一个构件就扣分,去年有考生漏建了“楼梯扶手”,直接扣了5分;
“理论题多选题‘全选’能蒙对”:别赌!多选题“少选得部分分,错选不得分”,比如正确答案是ABC,你选AB得1分,选ABD得0分,不确定的选项别选;
“考试前一晚‘突击复习’效果好”:大漏特漏!BIM考试考的是“熟练度”,熬夜只会让你第二天精神差,实操时手抖点错按钮,得不偿失。
BIM等级考试不难,但细节多,只要把“流程、备考、临场”这三关做好,拿证概率至少提升80%。记住:别人踩过的坑,你别再踩;别人总结的经验,你照着做。
以上内容基于历年考试情况整理,较新考试要求(如软件版本、报名时间)请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
- 详情请进入上饶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sryoulu.5zix.com/news/140624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上饶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bim等级考试注意事项都有哪些的全部内容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