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正纠结“零基础能不能学造价”“学造价要多久才能赚钱”“网上那么多教程该从哪开始”,上饶优路教育就是为你写的。结合10年造价行业经验(带过500+新人),从“为什么学造价”到“具体怎么学”,再到“避坑指南”,把较实用的方法、较容易踩的雷、较该关注的点全讲透。没有空话,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干货,看完你就知道:造价不难学,难的是没找对路。
上饶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先想清楚:你为什么要学造价?
别着急埋头学,先问自己一句:“我真的适合学造价吗?” 我见过太多人跟风入行,学了半年觉得枯燥又放弃,白白浪费时间。其实造价这行,适合3类人,但不适合所有人——
1. 这3类人学造价,大概率能成
想找“稳定长期饭票”的人:只要有工程就需要造价,房地产再波动,市政、学校、医院这些民生工程也不会停,需求一直有,不用担心“35岁被淘汰”。
做事细心、能坐得住的人:造价本质是“跟数字打交道”,算量、套价、核对,一个小数点错了可能差几十万,毛躁的人真干不了。
想“越老越吃香”的人:刚入行可能工资不高(一线城市6k-8k),但3-5年经验后,能独立做项目了,月薪15k+很常见,资深造价师年薪30w+也不少见。
2. 这2类人慎入,别浪费时间
想“快速暴富”的人:造价是“慢功夫”,前2年基本在积累,别指望学3个月就月入过万,不现实。
对数字完全没兴趣的人:每天对着图纸算量、对着Excel核价,如果你看到数字就头疼,趁早换方向,硬撑只会内耗。
二、零基础入门:3步走,半年就能上手做简单项目
很多人觉得造价“门槛高”,其实是被网上的“考证攻略”“复杂软件”吓住了。真相是:零基础学造价,不用先考证,不用学所有软件,抓住核心3步,半年就能独立做小型项目(比如1000以下的装修、小办公楼)。
头等步:先搞懂“造价到底是干什么的”(3天入门)
别一上来就啃教材!先花3天时间,搞清楚3个核心问题,比背100个公式有用:
造价的本质是“算钱”:建一栋楼、修一段路,需要多少人工、材料、机械,这些加起来要花多少钱?造价师就是算这个的,较后出一份“造价文件”(预算书、结算书),给甲方、施工方当花钱的依据。
造价的流程分3步:算量(算用了多少钢筋、多少砖) 套价(查定额,算这些量值多少钱) 取费(加管理费、利润、税费,算出总造价)。新手先记住这个大框架,后面学起来不迷茫。
行业常用“黑话”要知道:比如“清单”(列项目的表)、“定额”(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)、“签证”(施工中额外加的活,要加钱),这些词不懂,跟人沟通都费劲。推荐关注“造价通”“筑龙造价”公众号,每天看3篇行业文章,一周就能入门。
第二步:理论打基础,重点学这2本书(1-2个月)
理论不用学太深,但“算量规则”“套价逻辑”必须懂,推荐2本较实用的教材,别买太多浪费钱:
《建设工程计价》(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):这本是造价师考试教材,但新手不用全看,重点看“第二章 建设工程计价原理”(讲清单和定额的区别)、“第五章 工程计量”(讲怎么算建筑面积、混凝土量),这两章看懂了,算量的底层逻辑就通了。
当地的《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》:每个省的定额不一样(比如广东用“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”,浙江用“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”),去当地造价站官网能买到(或找电子版)。重点看“混凝土工程”“砌筑工程”“装饰工程”这3章,记住常用项目的计量单位(比如楼梯按“”算,柱子按“m³”算)和计算规则(比如梁的长度算到柱边还是柱中)。
怎么学才不枯燥? 拿一张简单的图纸(比如网上搜“一层框架结构别墅图纸”),对照定额里的“计算规则”,试着算混凝土量:先算柱(长×宽×高),再算梁(截面面积×长度),较后算板(面积×厚度)。算完跟图纸后面的“工程量表”对一下,错了就回头看规则,这样学10张图,算量就入门了。
第三步:软件实操,2个软件就够了(2-3个月)
很多人被“要学广联达、CAD、Excel、BIM”吓退,其实新手阶段,精通2个软件就行:
CAD(看图纸用):不用学画图,会“放大缩小、测量长度、看图层”就行。推荐B站“CAD零基础3天入门”教程,重点学“DI命令(测量距离)”“LI命令(看面积)”“图层管理(关掉没用的线,只留结构图)”,每天练1小时,1周就能独立看简单图纸。
广联达GTJ(算量用):现在90%的公司用广联达算量,别学老版本,直接学较新的“GTJ2025”。入门步骤很简单:新建工程导入CAD图纸识别轴网识别柱、梁、板汇总计算查看工程量。B站“广联达GTJ零基础到精通”教程很多,跟着做3个小项目(比如一个门卫室、一个小商铺),就能上手。
小技巧:学软件时,把“定额计算规则”打开放在旁边,比如识别梁的时候,不确定“梁的支座要不要算”,就翻定额,边学边对照,比单纯看视频记得牢。
三、90%的新人会踩的3个坑,避开就能少走2年弯路
我带过的新人里,80%不是“学不会”,而是“学错了”。这3个坑,你一定要避开:
坑1:只学理论不动手,“纸上谈兵”
较常见的错误:抱着教材啃了3个月,公式背得滚瓜烂熟,一拿到图纸就懵了——“这个梁的标高怎么看?”“图纸上的‘KL-1’对应定额里的哪个项?”
解决办法:理论和实操必须同步!学“算量规则”的当天,就拿图纸练手;学“广联达识别柱”的当天,就找一张柱平法图纸实操。记住:造价是“手艺活”,光看不动手,永远学不会。
坑2:软件学太多,样样通样样松
有个学员跟我说:“我学了广联达、斯维尔、CAD、Excel、BIM,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工作?” 我一看他的作品:广联达建模建一半,Excel表格格式都不对。
真相:公司招人,看的是“你能不能用广联达快速算量”“能不能用Excel准确套价”,而不是“你会多少个软件”。新手阶段,把“广联达算量+Excel套价”练到熟练(比如200的房子,3天内能算完量、套完价),比学10个软件有用。
坑3:忽视“经验积累”,觉得“会算量就行”
造价不止是“算数字”,还得懂“现场”。比如图纸上写“地面铺地砖”,定额里有“普通地砖”“防滑地砖”,选哪个?得看项目是住宅还是医院(医院常用防滑地砖);比如算土方量,定额里有“挖一般土方”“挖基坑土方”,怎么区分?得看坑的大小(长宽比≤3是基坑,>3是一般土方)。
怎么积累经验? 多跟老员工去工地(哪怕只是看看),关注“造价云”“造价圈”等行业论坛,里面有很多“实际案例问答”(比如“施工中遇到下雨,土方量要不要增加?”),每天看3个案例,半年就能积累不少“实战经验”。
四、给新人的3条“冷建议”,比“怎么学”更重要
较后说3个很少有人提,但对长期发展特别关键的点:
1. 主动“找师傅”,别指望“公司会教你”
很多新人入职后,等着领导安排任务、教方法,结果半年过去了还是打杂。真相是:造价师傅都很忙,不会主动教你,你得“厚脸皮”问。比如看到老员工在算量,端杯奶茶过去:“张哥,我看你算梁的时候用了‘自动识别’,这个功能怎么精准定位支座啊?” 大多数人愿意教,但前提是你“主动问具体问题”,别问“怎么学造价”这种大空话。
2. 关注“政策变化”,别用“老经验”套新项目
造价行业政策更新很快,比如2024年部分省份推行“新定额”(人工单价涨了10%),2025年“增值税税率调整”(从9%降到8%),这些都会影响造价结果。建议每周花1小时看“当地造价管理站官网”,比如“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”“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”,上面会发较新政策文件,看不懂的就截图问师傅,别等项目出错了才后悔。
3. 培养“数字敏感度”,别做“只会按计算器的机器”
好的造价师,看到一个项目能“大概估出造价”。比如100的农村自建房,砖混结构,大概1500元/,总造价15万左右;2000的办公楼,框架结构,大概2500元/,总造价500万左右。怎么练?每次算完一个项目,记一下“总造价/建筑面积”(单方造价),时间长了,看到类似项目就能“心里有谱”,这才是“资深造价师”和“新手”的区别。
其实学造价就像学开车,一开始觉得“方向盘、刹车、油门”很复杂,练多了就成了“肌肉记忆”。关键是:别被“难”吓住,别踩那些“无效努力”的坑,一步一步扎实练。半年后你会发现,自己也能独立算出一份预算书,拿到头等笔“靠手艺赚的钱”。
- 详情请进入上饶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sryoulu.5zix.com/news/138923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上饶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怎么学习造价的全部内容。